黑土地,是我国宝贵的土壤类型,被视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后,今年迎来首个丰收季。而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区域,东北黑土区每年产出的粮食占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1/4,商品粮调出量占全国的1/3。如何科学合理保护好黑土地,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黑土地保护的难点何在?重用轻养是关键。黑土地曾经很肥沃,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然而,长期以来对黑土地缺乏有力的保护,导致土壤地力下降明显,经过几十年的高强度开发利用,黑土地正变瘦变薄变硬。
以东北黑土地保护为例,其正面临土壤质量下降和黑土流失的双重难题。《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指出,近60年,我国黑土地的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了1/3,部分地区甚至下降了50%。《中国水土保持公报(2021年)》显示,2021年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达21.41万平方公里。60%以上的旱作农田发生水土流失问题,黑土层正以年均0.1厘米至0.5厘米的速度剥蚀流失。
随着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对黑土地保护的相关举措逐渐出台并实施。《黑土地保护法》的正式施行,也让黑土地保护从此有法可依。关心并参与黑土地保护的氛围正在形成,黑土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格局正见成效。
那么,具体如何保护黑土地?还须多维度施策。
用养并举应作为黑土地保护的重点。比如,东北地区目前推广应用了以秸秆覆盖加免耕机械化作业为主的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以及以秸秆还田为核心,因地制宜耦合米豆轮作、有机肥施用、深松深翻、土壤侵蚀治理、少耕免耕等黑土地保护的“龙江模式”,抖客网,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不过,在秸秆生物处理、肥料技术创新、农业智能化生产水平、现代黑土地监测体系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养地方面还要持续增强科技投入,通过增加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与深度,高质量用好养好黑土地。
用养并举要做到位,还应强化黑土耕地自然生态系统修复。黑土耕地开发前多为沼泽、湿地,开发后区域的生态平衡会被打破。因此,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全盘谋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以保护耕地整体生态条件为核心,充分发挥森林、草地、湿地等对农田的生态保护功能,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切实保障黑土地不继续退化,最终实现可持续性的利用与发展。
黑土地保护不能仅是东北一个地区的大事,而应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黑土地保护法》提出,国家鼓励粮食主销区通过资金支持、与四省区建立稳定粮食购销关系等经济合作方式参与黑土地保护,建立健全黑土地跨区域投入保护机制。国家按照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黑土地保护活动,并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些激励性条款,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实践,让更多地区、更多主体参与到黑土地保护的工作中,重新焕发出黑土地的勃勃生机,更好造福子孙后代。(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吴浩)
原标题:【用养并举护好黑土地】 内容摘要:黑土地,是我国宝贵的土壤类型,被视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后,今年迎来首个丰收季。而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区域,东北黑土区每年产出的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177494.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